新闻资讯

《匠心履职——省人大代表林善平的故事》获得中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

发布者:福建人大

《匠心履职——省人大代表林善平的故事》获得28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人大报刊作品通讯一等奖
 

 

林善平:匠心履职 ——省人大代表林善平的故事

 

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福建省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林善平的 “主线”简洁明晰: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顺昌县仪表厂,开始进入仪表行业,至今30年;1995年,创办虹达自动化仪表厂,后改名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至今21年;2008年当选福建省人大代表,至今近10年。

深耕仪表行业30年,林善平的创业之路并非坦途。熬过创业初期的默默无闻,趟出知识产权纠纷带来的困境,拒绝了诱人的房地产行业和上市融资的建议,“一辈子执著地做好一件事”的林善平,最终带领“虹润”从一家代工企业发展成中国显示控制仪表行业的翘楚。

当选省人大代表后,林善平又把执著和专注的匠人特质用在了履职的“新事业”中。过去,林善平自己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造一流仪表”,自从登上议政履职这个平台后,他的人生目标又增加了一个——当称职代表。

 

匠心履职——省人大代表林善平的故事

本刊记者  陈美秋

 

“‘虹润’仪表现在已经是国内数字显示仪表数一数二了,我们的目标是世界第一。”快人快语的林善平难得放慢了语速,郑重地向我们谈起未来的目标。

2016年,“虹润”20周年之际,中国仪表学会赠送了一块牌匾:立工匠精神,做一流仪表。林善平没有把它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而是放在职工经常进出的办公楼一楼陈列室里。

“我觉得,做企业要有工匠精神,做代表也要有一种工匠精神。”这是林善平对10年代表履职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己创业21年的总结。

履职用心:“当代表就是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

林善平是个热爱钻研也善于钻研的人,22岁时就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获省部级奖励,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当代表为了什么?人民群众想什么、期待什么?”这是他当选代表后时常琢磨的问题。

从初期的学习积累,到后来的厚积薄发,林善平找到了自己的答案:“职责要求人大代表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还要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且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当代表就是要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秉持着这样的信念,林善平通过学习和摸索,很快地形成了自己议政履职的风格。

早在2002年,“虹润”就设立了助学基金,每年出资3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为了保障助学金的发放公平、公正,他专门派工作人员同县政协、县妇联、关工委等单位对受助贫困大学生进行摸底走访,严格把关。在助学过程中,林善平发现山区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有的家庭父母患病,有的家庭一贫如洗,有的甚至还住牛棚……这些家庭维持生活都困难,更不用说供孩子上大学了。帮助贫困生,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

2014年1月,他向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建设省级专项资金,加强对经济发展缓慢区贫困生扶持的建议》,希望省政府根据学费、生活费普遍上涨的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帮助落后地区贫困生,并积极鼓励18岁以上的贫困生开展勤工助学,鼓励他们自强自立。他的建议得到了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呼应。

履职用心,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捕捉对代表履职有用的东西,去找寻需要代表反映呼吁的社会问题,林善平乐此不疲。也因此,他所提的建议大都是自己潜心思考、调研、求教后的成果。

因工作需要,林善平经常乘汽车出差,外省专家和客户也常来公司考察。有一段时间,不少开车的朋友向他反映,在高速公路上开车很困难,稍不注意就被扣分。有的外省驾驶员说,在外省高速开来开去都是守法良民,一进福建就成了违法“刁民”。从大家的“抱怨”中受到触动,结合自己的乘车经历,通过细心观察和咨询后,他发现省内高速公路的管理上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行车限速过低、标志牌设置不合理、交通执法不够以人为本等。

以高速公路行车限速为例,我省高速公路的限速标准大体上是:沿海的一般在120公里/小时,山区的8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限速过低,对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这样的差异意味着人流物流在沿海一个小时可到达,而山区却要用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无形中加大了山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林善平从更高的站位看待山区高速限速过低的问题。虽然省交通厅和公安厅曾联合下文,准备对全省高速公路限速标准重新论证和提速,林善平了解后发现,至2016年初已提速的才256公里,标准从80公里/小时提为100公里/小时,里程太短、力度偏小。

在2016年1月的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林善平领衔提出了《关于改进我省高速公路管理与执法工作的建议》,提出要调整高速公路限速标准、改革分道限速规定、合理设置限速标志以及改进交通执法等建议。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全省高速公路4221公里路段提速工作在2016年底前全部完成,一些多余的标志被拆除,省公安厅还在答复中承诺一旦条件成熟将逐步推进长下坡预警系统建设。

无欲则刚:“不能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

履职第二个任期进入最后一年,丁酉年春节,林善平乘着假日空闲捋了捋自己十年的履职成果:担任两届省人大代表以来,一共提出各类建议意见38条。对于数量的多少,林善平并不太在意,“一个人的精力、能力毕竟有限,一个代表一年能解决一件事,一届能办成5件事,这就已经很了不得。”

履职越久,林善平越明白,跟踪督促承办单位将代表建议落到实处,往往比提建议意见,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首次参加省人代会开始就为交通不便的闽北持续不断建言的经历,让他品尝了履职的不易与光荣。

闽北的延平、顺昌、邵武、光泽四县(市、区),地处闽江上游,曾经的中央苏区、扶贫开发重点区域,但近年来现代交通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其中顺昌、光泽更一度成为全省仅剩的几个没有高速公路的县。林善平从当地人民群众强烈呼声和期待中感到代表的责任。

刚当代表的头几年,林善平在审议发言时说话还不顺溜,但只要有省领导到南平团参加审议,他都大胆地拿起话筒,反映闽北人民急切渴望建设高速公路的呼声。一年未得到重视,明年接着再说,就这样,从2008年到2010年,每次参加省人代会,碰到省领导下团,他都会将推进闽北高速公路建设作为自己审议发言的重点。在他和几位闽北的省人大代表的持续推动下,延(平)顺(昌)、顺(昌)邵(武)、邵(武)光(泽)高速公路建设被列入省“十二五”期间“县县通高速”项目。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一帆风顺。截至2013年初,也就是“十二五”规划第三年,由于投资收益方面的顾虑,延顺、顺邵高速公路工程无人敢接,社会投资主体始终无法落实。一直在跟踪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的林善平又在2013年领衔提出建议,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采取省市合作模式、落实社会投资主体。省交通部门认真办理代表建议,与南平市协商确定由省市共同投资,并克服困难,抓紧开工建设。2015年年底,延顺、邵光高速公路通车,顺邵高速公路也开工建设。近两年,林善平又把心思放在了高速铁路的建设上,连续两年提出相关建议,希望为闽北全面进入高铁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功夫去推动问题的解决,林善平觉得这样当代表才更有意义。“我们提建议也不是为了个人,都是为了群众。”“出于公心”让他能够更加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

2015年他从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看到因高利贷崩盘、资金链断裂,影响婚姻家庭稳定、激化社会矛盾的严重问题,先是给省法院写信,后又在大会审议时发言,并与17位代表联名提出建议,反映此类案件不少,群众意见强烈,应引起司法机关的高度重视。会后,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专题调研并与代表沟通,审判委员会专题讨论,对社会各界意见比较集中的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向外借款责任承担问题,统一执法尺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今年初,他在媒体上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补充规定:夫妻一方与第三人串通虚构债务,夫妻一方因赌博吸毒负债,第三人主张权利均不支持。林善平为此前后花了近一年时间,尽管这件代表建议的提出与办理过程颇费周折,但看到所有努力没有白费,他觉得自己的这份付出值了!

“履职不能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现在很多部门对代表的建议都是很尊重的,省人大常委会对代表建议督办力度也很大。只要代表能够坚持,还是能推动问题一步步得到解决的。”就像一位倔强的工匠一样,尽全力去追求让自己和“顾客”都满意的产品。有时承办部门办理结果没有让他满意,林善平在回复时直接表态“不满意”。这样反复两三次,直至有了新的处理方案,他才在回复函中签下“满意”两个字。“满意”了也不是终点。2014年,他提交了《关于做好我省公路路标标识工作的建议》,虽然有关部门明确提出“有序推进全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指路标志改造工作”等答复,他还是不放心,随后两年,他与交通、旅游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直至2016年底,标识改造工作基本完成。收到交通部门的反馈后,林善平特意坐车到路上去实地体验了一番,发现改造后路标标识确实更加清晰明确,心里这才踏实下来。

建言实体:“越是困难,越是需要政府对企业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很多人会问林善平是否有将“虹润”包装上市的想法,他总是坚定地回答——“虹润”不上市。他向记者坦陈,担心上市之后企业免不了有做大做强的冲动,而无法专注本业。当社会资金注意力都在炒作各类资产的时候,真正精耕细作的企业家正在埋头做事。

林善平代表严把产品质量关,弘扬“工匠精神”

近些年来,由于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大量企业降低产能,甚至停产倒闭。“中国制造”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尽管自己的企业逆势发展,但一个代表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让林善平从未停止过对实体经济的忧思。在2013年初召开的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就提出了《银行现行贷款制度改革刻不容缓》的建议,直指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附加条件过多、诚信度差,他建议要大力发展民营银行与外资银行,或者加强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

“实体经济今天的困境,是多年来实体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没有很好解决,导致了风险的长期累积,为实体经济的危机爆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长期从事制造业,林善平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同身受。他在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提出的《解决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刻不容缓》的建议中,集中地阐述了自己对实体经济的各种想法。

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旨在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为经济发展带来持久动力。林善平认为,要结合实际大力宣传创业创新,但也要重视把握好度。“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能力去创业,都适合创业。大学生社会阅历浅,人生观、事业观还没有完全定型和成熟。一旦创业失败,极易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很容易丧失对事业和前途的信心。”行行都可以出状元,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大量的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农艺师、艺术家等方方面面的人才。通过就业岗位的实践,脚踏实地,不断增长才干和本领,成为某个行业的技术型实业型人才,也是成功的体现。

“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林善平看来,职业教育的缺失导致制造企业很难招聘到急需的技术人员。“目前我们的大学建设是遍地开花,而职业院校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不少民营职业院校被迫关闭,剩下的也都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他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扶持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更多的职业技术人才,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在今年初的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林善平又在审议发言时提出,“现在有的地方领导动辄要求企业做大。我想,要从做大改成做精做强做优。如果一味鼓励企业做大,盲目扩张,企业却没有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势必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走下坡路。其实把企业先做精做强做优了,他能做大的就自然做大,能做中的就自然做中,就算小企业,他能够做精做强做优,又有什么不好呢?”这话可谓振聋发聩。

林善平深知,实体经济所面临的困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起来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眼下正是经济比较困难时期,越是困难,越是需要政府对企业更多的关爱与支持,越是需要企业家们站出来,脚踏实地干实业,开拓‘中国制造’的新天地。”

履职绝不能一般化,不说不痛不痒空洞无物的话,不提“没有错但也没有用”的建议——这是人大代表林善平对自己的履职要求,“匠心满满”,标准颇高。他像做仪表产品一样,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次发言、每一份建议,用自己的行动,积极认真地履行代表职责。

 

“代表履职需要执著和坚守”

 

——对话林善平

 

本刊记者  张 郁

 

《人民政坛》:林代表,您好。时光荏苒,回望两届省人大代表的任期,近十年代表履职之路,您一定感触很多吧?

林善平:记得十年前,初当选为省人大代表,第一反应是,担心自己当不好代表。我从学校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一直在企业工作,初当人大代表,没有参与政事、讨论国是的经历和经验,除了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之外,对人大代表如何履职知之甚少,甚至还有些茫然。我记得,最初参加人代会的时候,在会上审议发言,讲话会结巴脸红,整个表现都很紧张。或许是由于做企业、做产品的职业特点,做事情我都是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人民选我当人大代表,这是一份信任和责任;对待人大代表这一职务,要有着敬畏和担当。慢慢地,经过履职的锻炼,学习了人大理论和代表履职知识,逐步克服了发言的怯场,也提了不少有一定影响的建议,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

《人民政坛》:许多代表初当选的时候可能都会有一些茫然,那您当选代表之初如何克服自己履职知识不足的问题?

林善平:我除了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培训和视察活动之外,自己买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书籍、光碟进行学习。为了尽快进入角色,我经常向老代表、老同志请教,探讨如何当代表,当代表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通过老代表的言传身教,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

《人民政坛》:的确,现在您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自信、履职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现在看着您,真是想象不出您当初说话紧张的样子。

林善平:这是多年代表履职实践的积累。我是做仪表的,质量永远摆在第一位。我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造世界一流的仪表。自从跨进议政履职这个平台后,人生目标增加了一个:当称职的代表。一个人的能力、精力有限,一辈子能做成一两件事不容易。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这十年来,我始终专心致志干两件事:造仪表,当代表。我始终将履职作为自己工作、生活的一部分,从生产研发、日常生活、与普通人的交往中,去观察、捕捉、掌握与积累对代表履职有用的东西。

《人民政坛》:“虹润”有几百位员工,您有一个这么大的企业要去管理,平时工作和商务活动应该很忙。代表履职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的。人生两大目标——制造仪表和代表履职,是否会有时间上的冲突?

林善平:的确,有时在一定的时间内,二者会发生冲突。但我认为代表履职事关国计民生,公司的商务活动,有时让路一下没有关系的。这些年来,只要是人大的法定会议、省市人大通知必须参加的集体履职重大活动,我都会调整自己的日程,确保参加。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福州参加省人代会,会期好几天,有一位客商在顺昌的公司总部等了我好几天,最后等不住了,取消了合作意愿,还留下了一句话:“不可思议”。我没有感到遗憾,在我这里,代表履职是第一位的,要优先保障。这些年来,我都能严格按照代表履职的法定要求,参加代表大会会议,一次都不少;所有的审议与表决,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我一场不落;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和学习培训,我都积极参加。

《人民政坛》: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您以如此认真的态度和严格的标准来对待代表履职,因此,您这些年的履职成果很丰硕。

林善平:我认为代表履职就是要有付出,就像做企业一样,做代表也要有一种工匠精神,也要认真一点。即便我当代表近十年,是老代表了,但不能成为老油条。我要求自己所提的建议,要以做产品的精益求精的态度来对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代表说出来的话、提出的建议,首先就要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我就得不断地学习,“翻箱倒柜”地找资料,不断地找专业人士请教,不断地上网搜索资料,然后用大量客观、有效的论据和数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言论。

《人民政坛》:我们知道,您履职的执著是出了名的。 

林善平:代表履职遇到困难很正常。代表提出的一些问题,要解决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因此,代表履职需要执著的态度,需要坚守,但不能偏执和固执。执著和固执是两个概念。

《人民政坛》:您是说代表履职需要执著和坚守?

林善平:是的,代表履职确实需要执著和坚守的态度。现在代表建议的办理,承办单位的态度都很好,但有时候,对于一些问题,他们也会想办法来“应付”代表,目的就是让代表对建议办理“满意”。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时候,如果代表的态度不够坚决,很容易就“被满意”了。我认为,代表满不满意,还是看问题的解决程度,办好了就满意。如果只是口头说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实际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是肯定不能表示满意的。比如,关于保护闽北生态环境的问题,我差不多年年都在代表大会的审议上大声疾呼,建议提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承办单位办理结果不理想,我就直接表态“不满意”,直至有了新的处理方案,我才会签下“满意”两个字。

《人民政坛》:您履职这么执著和坚守,是不是有可能得罪人?您不担心得罪人会影响企业经营吗?

林善平:只要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为了促进问题的解决,该得罪人也要得罪啊。谁叫你是代表呢?我也觉得,自己有时候发表意见,可能是比较尖锐,不讲情面,让在场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点下不了台。一些亲朋好友劝我说,你是办企业的,你履职再认真,也得给自己和企业留点后路。但我觉得自己问心无愧,所提的意见建议,初衷都是为党和政府分忧,都是为老百姓的利益,我不是为了个人、企业的利益。所谓“无欲则刚”,我履职一切出发点源自公心,自然襟怀坦荡。

《人民政坛》:为您的执著和坚守点赞。但是,有时候代表的执著和坚守并不一定能换来问题的解决,您如何看待那些不能落实的建议?

林善平: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并不是所有的代表建议都一定能得到解决。我觉得其中可以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是提出的问题确实没有办法解决,甚至代表提的不一定有道理的;三分之一等待以后条件成熟了才能解决;三分之一是能解决的,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人民政坛》:您的这个回答很客观。这也正是您前边提到的,代表履职可以执著和坚守,但不能固执和偏执,是吧?

林善平:没错。你看我办公室挂着的这幅对联:做人要懂舍与得,处事需知进与退。这是我非常欣赏的处事哲学。我觉得自己性格中,既有执著进取的成份,也有着知进退、顾大局的成份。我认为,人大代表的角色定位,决定了要始终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善于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担负的责任放到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全局中去把握,放到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思考,提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人民政坛》:谢谢您!

咨询电话 0599-7821390

商务邮箱 hrgs@hrgs.com.cn

直接扫码

虹润微信客服

虹润官方微信

fjhongrun

© 版权所有 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20565号-1